聚力攻坚破“地下迷宫”——穗莞深城际项目附属暗挖通道建设纪实

日期:2025-09-19 来源:穗莞深项目 作者:张凌玲 字号:[ ]

在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穗莞深城际铁路宛如一条搏动的城市“生命线”,紧密串联起广州、东莞、深圳三座充满活力的都市,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其中,穗莞深城际宝安站附属暗挖通道工程,作为项目关键控制性节点,自今年3月启动施工以来,便直面复杂地质条件、密集地下管线、周边敏感建筑环绕等多重挑战。水电八局的建设者们始终以“敬业、专业、人品、精品”的行动准则,在幽暗的地下空间打响了一场攻坚克难的硬仗,用智慧与汗水为城市交通建设书写下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地下“迷宫”的挑战与布局

宝安站作为穗莞深城际铁路的重要枢纽站点,其附属结构共规划建设4个出入口、2组风亭及2个疏散口。其中,附属A、B出入口需穿越宝安大道主干道,D出入口因涉及较多重要管线,均采用暗挖法施工,CRD工法开挖,从附属明挖段向车站主体方向逐步推进。因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复杂、涉及各类重要管线,施工安全风险高,这三处暗挖通道成为整个附属工程中难啃的“硬骨头”。

从周边环境来看,三个暗挖通道均紧邻多个居民生活区及生活广场,且各居民生活小区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同时,A出入口暗挖通道位于宝安大道十字路口,交通流量巨大,行车荷载不可控。施工过程中,需对各项施工参数进行精细化控制,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一旦施工不当,将引发严重社会影响。

在地质与管线方面,挑战同样严峻。A出入口暗挖通道全长49.95米,洞身主要穿越砂质粘性土、全风化花岗岩地层,且拱顶2米范围内存在中粗砂夹层——该地层天然状态较密实,不吸浆、遇水易崩解,且间隙含水量特别丰富,极易引发涌水涌沙风险。此外,该出入口还涉及中压及次高压燃气管线、10KV电力、给排水等多条重要市政管线,管线与通道结构距离较近,任何细微失误都可能引发重大施工事故。D出入口暗挖通道全长37.15米,洞身范围为中粗砂地层,含水量丰富,渗透性强,稳定性极差,涌水涌砂隐患突出;更棘手的是,通道需下穿DN1800污水管(距离拱顶初支净距0.88米),管线保护难度堪比“在针尖上跳舞”。

创新工艺筑牢安全防线

面对A、D出入口复杂艰巨的施工条件,项目部不避挑战、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与工艺创新,以先进技术手段为工程安全与质量保驾护航。

针对A出入口暗挖通道施工风险大,项目部积极与各方沟通,经多方评审,结合深圳片区其他类似地层项目的施工经验,在原全断面注浆方案上增加“旋喷桩加固-开挖线外两排φ600@400mm旋喷桩”。为确保旋喷桩施工精度,在钻杆端头安装高精度有源倾角测量仪,并结合水位平衡测量法,将钻孔角度偏差严格控制在5毫米以内;针对长距离钻进可能出现的钻头偏移问题,专门采用楔形钻头或合金三翼钻头,确保在管棚注浆固结体中实现精准钻进。水平旋喷桩施工完成后,在通道拱顶及侧边地层形成了一道密闭的“地下防护屏障”,有效阻挡地下水涌入,大幅涌水涌砂风险,为后续开挖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D出入口暗挖通道中粗砂地层注浆难题,同样是项目部攻克的重点。为提升注浆加固效果,项目部对注浆材料、工艺参数进行反复试验与优化:注浆材料采用“普通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与“普通水泥+硫铝酸盐水泥”组合搭配,外圈孔用双液浆快速封堵地下水通道,内圈孔用普通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增强地层稳定性;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避免因压力过大导致周边管线破裂;同时,建立“一孔一表”精细化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每根注浆孔的注浆量、压力、时间等关键参数,确保注浆量完全达到设计标准。此外,项目部还在洞内布设安全电压照明系统,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铁规,全方位为施工人员营造安全、可靠的作业环境。

抢险攻坚党建聚合力

在附属暗挖通道施工的关键阶段,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以红色力量点燃攻坚热情,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针对A、D出入口施工风险高、任务艰巨的特点,项目部党支部迅速成立“暗挖攻坚党员突击队”,由党支部书记担任队长,2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加入。在先后发生的20余次涌沙抢险事件中,党员突击队始终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在A出入口一次大规模涌沙抢险中,党员突击队队长带领队员连夜奋战在抢险一线,连续作战数小时,最终成功控制险情,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承诺。

项目党支部还创新推行“党员责任区”制度,将A、D出入口划分为多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明确1名党员负责,清晰界定责任区内的安全、质量、进度目标。责任党员每天深入施工现场,细致检查注浆参数、支护质量、管线监测数据等关键指标,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每周组织责任区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技术交底,详细讲解施工难点与风险防范措施;每月召开总结复盘会,深入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精准制定改进措施。在党员责任区的示范引领下,A、D出入口施工质量显著提升,全程未发生一起安全质量事故。

此外,项目党支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安全生产月”期间,组织党员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专项行动,累计排查出安全隐患30余条,全部实现闭环整改;依托深圳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党员走进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沉浸式参观“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展览,在珍贵的历史影像与实物展品前,深刻感悟改革开放精神的时代内涵;同时,组织全体党员观看红色电影《南京照相馆》,引导党员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通过系列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使命担当意识进一步强化,为工程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经验分享助力行业进步

日前,由中电建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主办、项目部承办的穗莞深城际项目D出入口矿山法暗挖通道施工观摩交流活动成功举行。来自穗莞深城际铁路各参建单位、深圳地铁其他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施工管理人员等50余人齐聚现场,共话技术创新、共享施工经验。

在观摩现场,项目技术负责人详细介绍了D出入口暗挖通道的地质条件、设计方案、施工工艺、风险管控措施等内容,重点展示了全断面注浆效果、CRD法开挖支护流程、管线保护技术等关键环节。参会人员深入D出入口暗挖通道内部,实地察看型钢拱架安装精度、钢筋网铺设质量、喷射混凝土平整度等施工细节,对项目部创新采用注浆方案,以及现场精细化管理给予高度评价。

交流研讨环节,与会人员围绕矿山法暗挖通道施工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深孔注浆加固、既有管线保护等核心技术难题,展开多轮热烈讨论与头脑风暴,大家通过案例剖析、经验分享、技术探讨,碰撞出诸多创新思路与解决方案。此次观摩交流活动,不仅充分展现出水电八局在矿山法暗挖施工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管理水平,更通过“技术共享、经验互通”的交流模式,搭建起行业协同创新的平台,为推动轨道交通暗挖施工技术进步、提升行业整体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目前,穗莞深城际宝安站D出入口暗挖通道已贯通;A出入口暗挖通道开挖及初支完成24%;B出入口暗挖通道二衬累计完成70%;C出入口明挖结构已实现封顶。下一步,项目部将坚持以“敬业、专业、人品、精品”的理念,持续攻克剩余施工难题,全力以赴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打印】 【关闭】